查看原文
其他

苏州:打造产业资本集聚标杆城市 | 区域金融巡礼

柴刚 经参证券 2023-11-23


苏州多年来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所培育的产业,与资本市场改革重点支持的行业导向高度匹配,由此碰撞出了资本市场“苏州板块”的时代红利。


2022 / 9 / 28


作为江苏省辖地级市、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,“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、史迹名园”装点的苏州,早已铺进了资本和经济高度融合发展的“底色”。这座城,能道尽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的风花雪月,也可历数资本市场近30年高速发展的春华秋实。


自1993年9月第一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,苏州辖区公司上市的步伐已走了近30年。至2015年末,苏州实现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从0家到100家的跨越,用了20多年;至2022年8月底,这一数量从100家增长到233家,则仅用了6年。
“苏州板块”成为国内区域资本发展风向标的因素有哪些?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又将给苏州带来什么?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(下称“苏州金融监管局”)局长谢善鸿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苏州上市公司的规模与质量,是资本和当地经济高度融合发展的缩影,而目标是打造“产业资本集聚标杆城市”


资本和经济高度融合
打造“产业资本集聚标杆城市”


今年8月,快可电子、大健云仓、苏新服务先后在深交所、纳斯达克、港交所上市。至此,苏州实现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33家。

让苏州企业记忆犹新的是,1993年9月8日,“苏三山A”在深交所挂牌交易,成为苏州首只发行上市的股票。谢善鸿向记者介绍,其成为苏州资本市场发展的开始,而伴随着苏州实体经济的发展,资本市场“苏州板块”整体规模快速增长,至今将迎来其发展30周年。
苏州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截至9月8日,该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33家,其中,境内A股上市公司190家,位列全国第五;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,位列全国第三;2022年以来,苏州累计新增境内A股上市公司17家。截至8月底,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.8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七。
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近一半的境内A股上市公司是在2019年以来上市的。”谢善鸿介绍,在2019年、2020年和2021年,苏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分别为21家、29家和42家,加上2022年以来新增的21家,这4年上市的公司数量占苏州市目前上市公司总数的48.5%。
根据苏州辖区上市公司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数据,报告期内,苏州190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3289亿元,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4亿元,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,盈利公司占比达83%。苏州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,截至9月上旬,苏州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43家、上交所主板上市44家,共有87家,占苏州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45.8%;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52家,占27.3%;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,占24.2%;5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。
谢善鸿介绍,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先进材料四大产业,占比近90%。他坦言,苏州作为一座地级市,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是当地资本和经济高度融合发展的缩影。苏州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,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,拥有35个工业大类、167个工业中类、491个工业小类,产业配套能力强。而未来,苏州仍将重点聚焦上述四大产业。


挖掘“金种子”
实施“育林”“参天”计划

9月8日,苏州发布《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》,将从全链条支持上市公司引领行业创新,做优、做强硬核实力等。
谢善鸿认为,推动辖区公司拥抱资本市场,除市场“一只手”助力外,同样离不开政府“另一只手”的护航,实现“有效市场、有为政府”。早在2005年,苏州市即已出台《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指导意见》,此后陆续出台和发布了《关于促进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举措。
“苏州从完善工作机制、优化培育环境、加大政策扶持、鼓励上市企业做强做优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等方面,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,推动企业上市再攀新高。”谢善鸿解读称,苏州实现了“组建储备一批、重点培育一批、辅导一批、申报一批、挂牌一批”的梯队建设成果,不仅靠前一步挖掘“金种子”后备企业,还努力当好种子期、培育期、冲刺期企业的“参谋长”“辅导员”“护航者”。
而近年来,面对国家众多利好政策出台等,苏州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重大机遇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,带动更多企业把握机遇、登陆资本市场。谢善鸿解释,苏州抓住北交所设立、全面注册制改革等机遇,如实施“育林计划”“参天计划”,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数量保持全国前列,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2020年,苏州出台《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计划》《苏州市加快推进产业资本中心建设行动计划(2020-2022年)》等;2021年,先后发布《关于推进苏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《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》等;2022年,发布了《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工作意见》等。
谢善鸿向记者表示,通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、加强上市后备梯队培育、高水平集聚私募基金发展、深化与交易所全方位合作、做优做细政府服务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、完善服务生态体系等举措,苏州正推动着科技、资本和产业初步形成良性循环格局。


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升级
更好服务实体经济

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、教授郑江淮介绍,苏州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是其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达、高质量发展的最直接体现,也是国内区域资本发展的重要风向标。值得关注的是,仅2022年以来,已有8家苏州企业先后登陆科创板,“科创苏州”已成为其在资本市场的标签之一。

记者梳理发现,2019年7月22日,在科创板首批开市25家上市公司中,苏州有华兴源创、天准科技和瀚川智能3家,其中,华兴源创以“688001”的代码成为科创板第一股。
谢善鸿介绍,苏州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均来自先进材料等四大产业,都属于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占科创板企业总数的10.34%。苏州金融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苏州A股上市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比例约为85%;2022年上半年,苏州的科创板、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6.98亿元、69.27亿元。
谢善鸿表示,《苏州市金融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“四标杆一中心”目标,其中一个目标是打造“产业资本集聚标杆城市”。具体而言,苏州提出,巩固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,全市企业每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千亿,到2025年全市新增科技上市公司100家以上,上市公司总数超300家,打造千亿市值上市公司5家以上,成为创新人才、先进技术、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重要汇聚平台。
“这目标规划来自苏州的底气。首先,是苏州对产业的前瞻布局奠定了企业上市的坚实基础;其次,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为苏州带来了历史机遇,如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、创业板注册制改革、北交所设立等改革机遇,苏州企业都有效抓住了。这两者的结合点是,苏州多年来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所培育的产业,与资本市场改革重点支持的行业导向高度匹配,由此碰撞出了资本市场‘苏州板块’的时代红利。”谢善鸿坦言,苏州拥有良好的资本市场服务生态体系,将积极营造资本围绕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,探索运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苏州模式。


来源:经济参考报

责编:胡恩燕





点赞哦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